• 新颖词韵的发生机制:“双枣树”效应的证据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01-05

    摘要: 以中文母语者为被试开展词汇学习实验,既操控新颖词出现的语境情感(积极、消极、中性),又操控语境的变异性(重复、变化),检验语境情感是否可通过阅读接触,从语境迁移到新颖词以及这种迁移是否影响新颖词习得的效果,从而探索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196名被试参加了实验,他们在不同的语境情感和语境的变异性条件下一共阅读了45个篇章,然后对9个新颖词进行情感效价评分并参加了三种不同的词汇知识测试。结果显示,只有在重复阅读相同材料的条件下,语境的情感才顺利地迁移到新颖词,表现出明显的双枣树效应,而与此相反的是,只有在变化语境下,语境情感的迁移才对新颖词词形及词义的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越积极的情感语境里,词形和词义的习得效果也越好。双枣树效应有效地解释了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也为新词学习提供了重要启示。

  • 基于词向量的汉语成语的透明度分析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10-20

    摘要: 本文基于语义透明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部分汉语成语的语义透明度。基于实验结 果,我们发现汉语成语的语义透明度整体偏低,这是因为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若 不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故事,便很难理解成语的语义,致使其语义透明度低;成语字面义 与衍生义之间的关联度也是影响成语语义透明度的关键因素,关联度高则语义透明度也 高。语义透明度相对较高的成语多为联合式语法结构,并且成语整体的语义与两个组成部 分的语义经常相等或相近。

  • “差点儿VP了”的两种否定形式及其指向.doc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0-06-26

    摘要: 基于对江蓝生“概念叠加”“构式整合”理论的推导,本文对“差点儿没”各种句式的语义指向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认识:“差点儿VP了”(以及“差点儿VP”)的否定形式有A式“差点儿没VP了”和B式“差点儿没VP”两种。A式否定是单义句式,应该首先剥离出来。B式否定中,VP为V的句式也是单义句式,也应该剥离出来。剩余的B式否定都是歧义句式,具有B1类和B2类两种语义指向,具体表示哪种语义,由前提条件确定。前提条件分两类:隐性前提和显性前提。隐性前提由常识和语境决定,是句式B首先默认的前提,通常不需要出现在句子表面。显性前提是特殊性前提或无倾向性前提,必须在句子表面出现,才能取代隐形前提的位置。B1类语义前提条件的显性语言形式可表述为“本来应该/~/VP,差点+没VP”;B2类语义前提条件的显性语言形式可表述为“本来不应该/~/VP,差点没+VP”。综合所有这些显性语言形式的前提条件,则可以归结为“能”类和“愿”类两种类型的主观认识与最终事实结果之间的逻辑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