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及脑成像技术在汉语二语声调习得领域的应用一一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SL) tone acquisition: enlightenment o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
作者:
陆灵犀
1
晋杨平
1
-
作者单位:
- 通讯作者:
陆灵犀
Email:lingxilu@blcu.edu.cn
-
提交时间:2024-12-23 16:01:49
摘要: 声调习得作为汉语二语习得的主要难点之一,一直是汉语教学研究的关键领域。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及脑成像技术的应用,汉语二语声调习得的实证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首先,行为及神经层面的研究表明,汉语学习者可以通过短期声调训练或课堂学习形成类似母语者的声调范畴感知模式,但是较难形成神经层面的音位表征。其次,汉语学习者在声调习得上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利用声调线索辨别词汇的能力较弱,可通过知觉训练和手势教学法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声调感知。最后,在接受汉语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成人汉语学习者的大脑皮质具有一定的脑神经结构及功能可塑性。本文通过梳理行为测量、脑电图、脑磁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汉语二语声调习得领域的实证证据,深入探讨了汉语教学中声调习得领域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版本历史
[V1] |
2024-12-23 16:01:49 |
ChinaXiv:202412.00316V1
|
下载全文 |